3000勇士倒下血战沈家岭成新中国诞生前夜最惨烈

  1949年,开国大典前夕,解放区里锣鼓喧天,兰州城外却危机四伏。随着蒋介石败逃台湾,失败的结局早已注定,留在国内的残余势力,占山为王为害一方,尤其是在兰州一带,残党势力颇为猖獗。

  兰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在解放兰州的一系列战争中,“沈家岭之战”最为惨烈,战士们抛头颅,洒热血,3000多名战士用生命点燃了新中国的曙光!

 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失败的结局,可老蒋依然妄想在西北西南一带进行最后的反击。之所以选在这里,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除了地形优势外,这里还有一支悍匪军队——马家军。

  马家军士兵成分复杂,除了汉族之外,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回族、东乡族等少数民族,尤其擅长骑兵奔袭和白刃格斗,他们对我军有着近乎偏执的仇视,不到穷途末路,绝对不会投降,因此作战风格极其凶悍顽强。

  虽然说武器装备算不得国军当中上流的,但马步芳在当地颇有作战经验,战略判断能力强,日军头子岗村宁次曾在自己的作战日记中这样评价马家军——“恶战马彪”。

  这是一支极其残暴的部队,简直毫无人性可言,在河西战役中,400多名红军女战士被俘虏,马步芳带着他的走狗们,对其进行了野蛮的奴役。

 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,局势逆转,马步芳取代了胡宗南竟成了西北一带的主力军。蒋介石也多次对他承诺,一旦守住西北就封他做“西北王”,马步芳渐渐得意忘形了,甚至还想东出潼关,同我党一争天下。

  马家军原本驻扎在青海一带,也被人叫作“青马”,为了能够圆自己“西北王”的美梦,马步芳特地做了一番筹谋。兰州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,城区三面环山,北临黄河,黄河上有一座钢架桥,是唯一的出口,整个局势易守难攻,就这样他带着主力军来到了兰州。

  到了兰州之后,他在城外的沈家岭、营盘岭、马家山一带修筑防御工事,这样把兰州一守,他的大本营青海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。他在当地大肆抹黑我军,煽动老百姓的反动情绪,刚到兰州,还没与马家军交火,就遭到了当地民众的袭击。

  彭老总到了当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文教宣传,开展扫盲工作,很快就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支持。在此期间,彭老总仔细查看地势地形,决定从兰州方向打出一个“缺口”,这个“缺口”就是沈家岭。

  这可是场不好打的硬仗,这里地势陡峭,到处都有敌人的碉堡战壕,一旦开火,敌人躲在战壕里,我军就成了明晃晃的靶子。8月中旬,枪声打响,11师32团率先发起冲锋,战士们拿着重机枪排击炮,向碉堡开火,敌人很快就发起了反击,一时间战场上炮声轰鸣,最后主攻部队几乎覆灭,敌军死伤千人。

  首战失利后,我军改变了战争策略,先修建防御工事,随后利用敌人战壕路线发起进攻,但是刚埋头挖地道就被敌人发现了,一场战斗下来伤亡惨败。更要命的是,当时下起雨来,挖地道的战士们为了不被敌人发现,只能躲在猫耳洞里,不曾想发生了塌方。可即使断了粮,战士们也依然坚持挖地道,一步步逼近敌人防线.最后的战争

  残余的马家军挥着大刀冲向我军,多次与其交手,知道青马大刀的难缠,使出了不少办法。钢铁战士张宝英把刺刀安在了长杆上,冲在队伍的最前面,亲手剿灭敌军11人,他自己也身负重伤,战争结束后,他浑身上下都是伤口,俨然成了一个血人。

  到了下午,马家军杀红了眼,嚎叫着“天门开,天门开,打完这仗升天了!”光着膀子,拿着大刀,一次又一次扑了上来。对此,我军更是勇猛,如羊入虎群般,冲锋在敌人中间,如此清醒,即使是嗜血如命的马匪也未曾见过,很快马家军就彻底崩溃了。

  最终,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,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我军歼灭敌人3800余人,同时牺牲3000多人,战场上到处都是尸山血海,残肢断臂。

  当时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试图从铁桥上逃跑,彭老总刚机立断,派第3军堵住了铁桥,又派第6军,63军,65军包抄了过去,如此穷途末路,匪徒们纷纷举起了双手

  这一刻,蒋介石的美梦彻底破碎,相信长年在河西走廊下的2万红军战士的英魂也得以告慰!